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与朝鲜的历史性对决——我国消失的瓦尔喀人(三

2025-10-08 00:22 来源:网络 点击:

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与朝鲜的历史性对决——我国消失的瓦尔喀人(三

接上一篇文章《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与朝鲜的历史争夺——我国消失的瓦尔喀人(二)》(又名:《明朝如何一步步丢掉女真的民心?论瓦尔喀人必然被征服的历史原因》)。

说到瓦尔喀家族的历史,其实有点敏感。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地区如今基本上都在国外了。此前,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们无法提及或谈论瓦尔喀的这段历史,或者被人为地含糊其辞。

我是听着赫哲族歌唱家·郭松的歌长大的,曾经很向往那里的生活。然而,老艺术家去世了,后继无人。读了很多历史书,我对这一带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每次触摸它,我总是感到胸口疼痛和悲伤。

乌苏里江船歌

清初关于瓦尔喀的讨论其实相当混乱。对于一个没有自己明确历史记录的部落来说,外人记录其历史必然是错误的。我们先抛开历史研究部分,简单说一下相对没有争议的结论。

我们现在主要说的是图们江流域的瓦尔喀人。历史上,不少瓦尔喀人要么主动投降,要么被动被征服,成为建州女真乃至后来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州的女真族文化颇具中国特色,所以很多家庭都有修家谱的习惯。从这些珍贵的家谱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据齐齐哈尔扶余县三家子屯满族唐姓《他塔喇氏家谱》记载,其祖先生活在朝鲜瓦尔喀部落。 《满洲实录》 曾有传言,舒尔哈齐率兵攻克“东海瓦尔喀部飞宇城”。飞宇市位于风景秀丽的图们江左岸,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所在的东部城镇。河对岸是朝鲜的色贝尔县。飞游城是晚晋、东夏帝国的都城。有人证实这座城市就是东夏国的“东京”。据朝鲜《龙飞御天歌》记载:“西关城东距寻春河七里,西距多满河五里”。飞游城是元代“西关总管”所在地,明代是东海瓦尔喀部落女真人的活动中心。

元代西关宫与中朝边境

话虽这么说,让我添加一个小细节。以下图片纯属历史事实,绝不虚构。我不在乎他们是否正确。反正内容不是我写的,书也不是我印的。我自己找到亮点。它为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澄清了一件事——有些历史名称确实不是我们现代人起的。它们存在于数百年前。有兴趣的可以继续研究。

《皇清职贡图》切

自元代以来,元朝皇帝的“驸马之地”高丽王国就谋求向北扩张疆土,早就有吞并中国辽东的野心。因此,女真人固有的鸭绿江、图们江两岸的土地,必然成为其觊觎的对象。到达李氏高丽后,他秘密进行了大量间谍活动,调查女真人的分布情况。

《李朝实录》据记载,朝鲜禄山君李宏伟三年(1443年)三月,对图们江流域女真人进行了调查,成为我们研究女真人分布的资料。图们江流域的女真人。这方面的瓦尔喀人分为五个部分:

1、图们江上游“水部落”:会宁以西20里(约16里)河右岸的富邑下堡(下富邑下)部落。马奇哈酋长(马持杰)是瓦尔喀在东海地区知名的领导人。与努尔哈赤结盟;茅山那边的红儿部落;明堪老、法依达等部落。

2、图们江中游部落:中城附近部落众多。东海瓦尔喀的著名领导人是阿唐杰酋长;文成附近有水夷虚、焦老等部落。

3、图们江下游“水下部落”:清远附近是瓦尔喀人的聚居区。众所周知,瓦尔喀派在东海的领导人是尼唐杰酋长。万历十一年(1583年)因反抗高丽被杀。其子侯世礼等人带领妻子投奔努尔哈赤;乌拉攻打清远时,这里有贾如之、毛老、江之洛儿、石千达、南洛儿、侯宜文、黄古洛儿七人。部落;县城元代为西关城(宣关),清代为飞游城,是瓦尔喀人的重要居住地。这里瓦尔喀派的领导人是塞穆特,他已经加入了努尔哈赤的行列。

4、图们江内其他部落:图们江内清兴、抚宁等地也有部落。清远、文成、中城、会宁等地的部落统称为高丽六城“番胡”。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高丽边境官员在六城设宴款待瓦尔喀部落的酋长。据《李朝实录》记载,“宴席诸侯多达七千”。

5、图们江西侧的安楚拉库部落:大致位于今和龙市,是瓦尔喀人的聚集区,有7个部落。老土酋长(罗屯)是东海瓦尔喀派的知名领导人,属于努尔哈赤。这个“老套”我们后面也会讲到。

罗列以上资料,是为了证明明代图们江流域的主要人物是谁。这不是无人认领的土地,也不是半岛南部人民开发的。目前的局面是由于高丽、李朝鲜政权不断北方入侵而形成的。尽管侵略者的脚步停在了鸭绿江和图们江边,但侵略的思想却一直存在。几年后,某国运动员在我国东北地区比赛。他们头上都戴着白色的哀带,窗玻璃上写着要求宣布对中国土地拥有主权的文字。有的假装听不懂,去颁奖。这不是很尴尬吗?我想这里没有一个人能理解。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图们江瓦尔喀的由来。

1、图们江上游的瓦尔喀人是敖多里部落的后裔:明朝初期,女真人称会宁阿木河或乌印会。是建州敖多里范氏、佟氏三族以及建州左右刺史的聚居地,孟哥帖木儿曾居住于此。明末清初,朝鲜调查过这里的瓦尔喀人是否是乌都里部落的后裔。

2、图们江中游的瓦尔喀人是明初毛连乌梁哈部落的后裔:明初毛连乌梁哈部落居住在中城、文城,首领毛连伟迁居其从图们至稠州(中城)的人在征战期间居住在江左。3、图们江下游的瓦尔喀人是明初毛连乌良哈部落的后裔,是狭义上的“女真人”:元代西关总署设在县城,而明初女真人的伟大领袖宁玛哈则上元任西关万户,投降了明朝。还有狭义上的所谓“女真人”的后裔居住在这里。

4、图们江以内的其他瓦尔喀人是明初狭义的“女真人”后裔:明初这一地区南至咸兴,北至清远。这一带居住着大量女真人,还有元代大鲁华赤、猛安等阵地的残部,包括哈兰(咸兴)、洪肯(红原)、三三(北清)、嘉州、阿萨(历城) )。 )、图鲁吾(端川)、海阳(蓟州)、太神(海阳附近)、德伊法(海边)、阿杜格(蓟州阿罕)、奥河(景城附近)、海通(嘉州北部)、乌龙所(清远附近) ) ) 和其他地方。

5、图们江西一侧安楚拉库瓦尔喀人的由来:明朝初期,图们江西一侧是建州乌梁哈(霍尔哈)部落的居住地。建州卫搬走后,建州吴就来了。梁哈的伟大领袖是朗不二罕。初任建州卫都尉,后任茂连卫三都尉。升任迁史刺史。朝鲜还授予他郑贤大夫中书院称号。明朝和朝鲜的区别在于,明朝是授予实际职位,而朝鲜则只授予虚拟职位,以求双赢。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丘拉·库特鲁姆的伟大领袖就在此,是郎不二罕的后裔老土(洛屯)。

清初,《满洲实录》、《武皇帝实录》等书将图们江流域从朝鲜划分到瓦尔喀分布区的沿海地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努尔哈赤攻克珲春飞右城,并将该地区命名为东海瓦尔喀区。民国二十年(1931)复本《珲春县志》记载,瓦尔喀部属领土“为今珲春、和龙、延吉、汪清及延楚河以东地区、图拉姆、符拉迪沃斯托克”。现在的俄罗斯领土。” 据《满洲实录》记载,瓦尔喀选区的核心区域是图们江中下游至沿海地区。

《满洲实录》 据记载,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努尔哈赤向明朝宣示:“邻国朝鲜的王牌全部归我”。他还说:“所有瓦尔喀都属于满洲。”通过史料、家谱等记载,上述瓦尔喀人大多是努尔哈赤前任奥多利贝、霍尔阿贝南迁的余孽。其中不少人都是范同三大家族的旁族成员。

图们江流域现代行政区

16世纪末,海西的叶赫部落和哈达部落不断征战,削弱了两个部落的实力。乌拉部坐享其成,不断发展壮大,领土不断扩张,征服了图们江地区,甚至朝鲜半岛的女真人。将其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从而垄断图们江的经济利益,控制支流要道。努尔哈赤最初统一女真国家后,基于人口和经济利益的需要,也将目光投向了图们江,逐步将势力侵入该地区。据《满洲实录》记载:“乌拉部落原名呼伦,姓那拉。后来,因这片土地居住在乌拉河畔,故名乌拉。乌拉地的创始人是那其布鲁。那其布鲁生尚见多尔合齐,尚见多尔合齐生贾玛噶硕珠固,嘉玛噶殊珠固生遂屯,遂屯生杜尔吉,杜尔吉生克西那都督,古堆珠彦生克西那都督切切木。 ,诸树生万。古时,朱颜生泰兰,泰兰生不颜,不颜接管乌拉部落,在乌拉河畔洪水泥筑城,称王,不颜生布干和博克多,布延死后,子布干继承王位,布干贝勒死后,子曼台继承王位。”据考证,清代记载的乌拉世系总体上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错误。比如,甲玛噶硕珠在古代其实是两个人,又比如水吞和杜吉都是甲玛噶的儿子,但并不是父子关系。

嘉靖四十年(1561年),布彦征服了整个乌拉部落,称王。他统治的中心区域以乌拉河为中心,即松花江中游,北起乌拉街至南惠发河口;西起双阳附近,东至乌拉河上游大片地区。首都位于今吉林市以北约40公里的乌拉街地区。不延父子不干时期,女真部处于哈达王台的控制之下,乌拉部扩张疆域的记载很少。然而,王台死后,哈达与叶赫之间的纠纷不断。再加上明朝的进攻,使两个部落的实力大为削弱。乌拉部落因为远离明朝边境,没有介入。部落首领曼泰和后来的布占泰趁此机会扩张自己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由于乌拉部西与蒙古、叶赫接壤,南与会发、建州接壤,所以这些部族的势力与乌拉部大致相当,甚至超过乌拉部。当建州势力尚未到达图们江及其以北地区时,乌拉以东的图们江、乌苏里江周边以及东北的镜泊湖、兴凯湖一带的广大地区自然会成为首选。方向。为了乌拉的扩张。 。 16世纪末左右,版图扩展到图们江沿岸,逐渐与朝鲜接壤,并开始将图们江沿岸的女真人收为己有。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为抓获经常扰乱辽东地区的王高之子阿泰,命兵围攻驻守的黄村。攻克这座城市后,他“把城里的人都引出来,不分性别的老妪都杀光了”。被屠杀的人中有努尔哈赤的岳父塔克西和觉长安,他们进城营救自己的孙子和女儿。同年,努尔哈赤为了给父亲和祖先报仇,愤怒地起兵,指指点点。矛头指向率领明军攻打古勒村的土伦领主尼坎外兰,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努尔哈赤在几大势力之间周旋,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逐步实现了女真部落的统一。

此后,乌拉和建州开始在图们江畔争夺瓦尔喀女真人。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老生常谈。老人的祖先生活在图们江上游。其家族世代为明朝地方官员,曾任明朝卫队长、都尉或巡抚。他们还接受朝鲜的委托。努尔哈赤出兵后,图们江上游的古代民族首先脱离了朝鲜,开始吞并附近的女真部落。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率兵侵入图们江中下游后,女真人所涉的文成、中城、会宁等地区都在古国境内。朝鲜认为“西方古旧,北方骤热(乌拉部),皆非寻常之况”,提出“防北贼,拒古式”的对策南方人”。他将旧事视为诺德维恩的克星,“我们必须先除掉这种无稽之谈,铲除禁令的根源,这样诺德维恩就不会出问题了。”朝鲜乌拉部首领卜占泰多次派兵进攻老土,但均遭受惨败。朝鲜方面认为,老土已经七十岁了,“他的气势还不到重返王位的时候”。然而,他有九个儿子。 “子之强大,弟子众多”,“诸人勇猛”、“道扰”、“诸部畏惧”,朝鲜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待续。

回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