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村脉 | 寻访宋村的历史回声
高新村脉 | 寻访宋村的历史回声
村落简介
宋村辖于草堂街道。相传,明宣德三年(1428)前,宋姓人居此成村,故名宋村。明崇祯十四年(1641)以前,宋村以方位分为东、南、西、中四堡。化羊庙明宣德年间石碑上记有“宋村”。明崇祯十四年《鄠县志·团堡》有“安永团”驻“东宋村”;“安固团”驻“西宋村”。清同治二年(1863)回民起义军至,宋村因城池完好,人财无损,鄠县知县赐“义固金汤”牌匾,因此更名“祯固寨”,因祯固寨未被公认,仍沿袭旧名。清乾隆四十二年《鄠县新志·乡村》有“宋村东、西、南、中四堡”的记载,民国二十二年《重修鄠县志·乡村》有“东宋村、西宋村、南宋村、中宋村前后社”等记载。下注“村南有太平河,一名清水河。一堰三渠灌田二十余顷”。
历史沿革
明朝属太平乡太平里。清朝末年至民国二十二年,全县五区分13操,辖于三区(区公所驻炉丹村)太平南操太平里。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为联保制,属太平南联(联公所驻宋村中堡)分别为1保(西堡)、2保(南堡)、3保(中堡)、4保(东堡)。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为乡(镇)保甲制,属太平乡(乡公所在庞光镇)8保。1949年6月属太平区第8乡(太平乡)。1950年4月属第三区(太平区)2乡(祯固乡,驻宋村中堡)。1956年6月全县缩编为三区和县直辖,属秦渡区禹泉乡。1958年8月属太平人民公社祯固管理区。1961年5月属宋村人民公社,分别称宋南、宋西、宋东、宋中大队。1984年3月属宋村乡,分别称宋南、宋西、宋东、宋中村。1988年5月属草堂镇。2018年12月属草堂街道。
宋西村村民委员会
以驻地村名得名。辖于草堂街道。2019年底有1951人。
宋西村
全称宋村西堡,系草堂街道办驻地。南北九号路由村西经过。东连大良村,南接三府村,西临水堡,北与草庙毗邻。宋村以方位分为四堡,该村地处西侧,故名(村名来历、历史沿革见《宋村》条)。
宋东村村民委员会
以驻地村名得名。辖于草堂街道。2019年底有1420人。
宋东村
全称宋村东堡,位于街道办驻地东侧。东连大良村,南接宋南村,西临宋中村,北与黄堆村毗邻。宋村以方位分为四堡,该村地处东侧,故名(村名来历、历史沿革见《宋村》条)。
宋中村村民委员会
以驻地村名得名。辖于草堂街道。2019年底有1592人。
宋中村
全称宋村中堡。位于街道办驻地东侧。东连大良村,南接宋南村,西临宋西村,北与黄堆村毗邻。宋村以方位分为四堡,该村居中,故名(村名来历、历史沿革见《宋村》条)。
宋南村村民委员会
以驻地村名得名。辖于草堂街道。2019年底有1846人。
宋南村
全称宋村南堡。位于街道办驻地东南侧。东连大良村,南接河夹流,西临水堡,北与宋中村毗邻。宋村以方位分为四堡,该村居南。故名(村名来历、历史沿革见《宋村》条)。
村落纪事
(一)村名传说 鄠县地面素有“周至数杜村,鄠县数宋村”之说,意为鄠县最大的村落。1987年版《户县地名志》记载“明宣德三年(1428)前,宋姓人居此成村,因称宋村”,此说存疑。宋村祖辈流传有“先有祯固寨,后有宋村”的说法。《易经》云:“乾、元、亨、利、贞”,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以故村名“祯固”,符合君子勇于任事的宗旨。隋文帝在宋村南建太平宫,每年夏天于此避暑。后来唐太宗也常来此避暑,并在祯固寨建有行宫——普贤宫。后弃而不用,由一位姓宋的公公驻守,因宋公公久居此地,“祯固寨”逐渐易名宋村。据村耆宿贾凌禄说:清朝末年宋村大庙碑石,有“祯固寨,因宋公公居住而易名宋村”的记载。
宋村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明朝末年因种族矛盾,回汉互相厮杀,血流成河。一次回民血洗宋村,死了相当多的人,周围群众便把“祯固寨”叫“送命村”。久而久之,人们只知“送命村”忘了“祯固寨”。后村人忌讳不吉利字眼,改称同音字“宋村”,沿用至今。
(二)城墙与庙宇 宋村的大城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六年至十六年(586~596),比隋炀帝大业十年(614)所建县治城墙还早18年。其周长“九里三”(合4650米,全县只有县城、秦渡镇、宋村有此规模)。宋村的新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初建有六个城门,后增至九个。原六个城门楼上各镶嵌一尺见方三个大字,连同镶边足有3平方米。东城门为“纳仁门”,西城门为“崇义门”,南堡南城门为“复礼门”,中堡北城门为“盛智门”,中堡南城门为“敦信门”,西堡西北城门为“望瑶池”。字迹清秀,古朴典雅。
明太祖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在西安城内建秦王城,形同“凸”字,而宋村的城墙也形同“凸”字,不知是私下模仿还是不谋而合。秦王城东城门楣为“体仁”,西城门楣为“遵义”,南城门楣为“端礼”,北城门楣为“广智”,宋村城墙门楣也暗合于此。
(三)仰韶文化遗址 据1975年《文物》杂志第十期55页载:“宋村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新石器仰韶文化、客省庄第二期文化(陕西省龙山文化)和东周相叠压的遗址。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至少在50万平方米以上。北距沣西西周遗址15千米。从宋村仰韶遗址(新石器时期)证明,宋村远古先民已群集聚落定居于此。”
遗址先后出土有陶鼎、陶罐、陶鬲、陶碗、陶盆、尖底陶瓶等。同时发现有储藏粮食的窖穴,墓葬以及保护聚落的壕沟遗址。被确定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春秋遗址 位于宋村与大良村之间。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出土有石斧、石刀、铜戈、铜矛、铜豆等器物。1958年和1975年先后发现有大型车马坑、春秋大夫墓等,出土一批车马器及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属周代遗址,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战国车马坑 1974年宋村中学学生劳动课中,挖出铜矛,引起省文物局的重视。不久考古队来村钻探发掘,发现战国时期车马坑和侯墓。约20平方米的坑内,五马并排,同力拉车。马大小一致,排列紧凑。战车上有一长矛,矛柄为竹质,长3米,矛头为铜质,长约15厘米。坑内还发现铜车轴、外铜轂(铜车瓦)。
车马坑不远的西北方,有两米深的侯墓,墓中央是侯的骨骼,旁边有陪葬的奴隶。奴隶手臂向上弯曲,腿膝向上,头骨上翘,可以想象陪葬时奴隶挣扎的悲惨景象。出土有春秋战国的器物,如铜鼎、铜鬲以及玉笏数十件。
(六)大定寺 建于隋代,主寺在太平峪内的东寺沟和西寺沟,所以也叫东寺和西寺。宋村的大定寺应为其下院,流传有“先有大定寺,后有祯固寨”之说。相传渭河南北的善男信女去太平峪大定寺道路艰险,路过宋村的大定寺朝拜佛祖也能了却心愿,况且太平峪的寺院后来被毁,宋村大定寺的香火也随之旺盛。相传宋村大定寺南北长约80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200亩。由于历史的变迁,到民国末年仅有20余亩。据说后来分散在村外的五佛殿、玉皇殿、地母庙、娘娘婆庙等,原都在大定寺内。
(七)南家牌楼 南家为宋村大户,其先祖在康定做生意,并在村中办有杂货铺等。南可会,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中武科举人,曾于四川任千总,于镇守边关中阵亡。为表彰其功绩,奉敕在村北南家老坟的斜路上建高4米,宽7米的青石牌楼。牌楼两边的柱子镌刻有“威武森森扬百代;意气凛凛壮千秋”的对联。1949年牌楼被大风刮倒,到1964年牌楼的柱子、横梁、大青石底座等,被南氏族人拉回。
(八)大炉客家戏班 鄠县人将在打箭炉(今康定)经商者称作炉客。牛东南街孙家人称“大炉客”的,于清朝咸丰年间,购置一套木偶皮影戏箱子,活跃在盩厔、鄠县、长安一带,颇有名声,人称大炉客家戏班。1920年前后,孙家家道衰落,其后裔孙三带着戏箱寄居在宋村外甥宋家。孙三死于匪患,宋家将戏箱转让给本村的何真。何真添新换旧,招来旧部及新秀,1926年在西安易俗社露天剧场挂起“泰盛社”的牌子演出。由于名家荟萃,兴盛数十年。但人们习惯仍称之为大炉客家戏班。
(九)“拉票”事件 1921~1924年,军阀吴新田(直系吴佩孚第七师师长)部溃散士兵,进入太平峪、沣峪,据宁陕县五郎江口为寇。有陈生贵自称营长,其匪兵经常出没于边山村落抢劫财物,拉票勒赎。鄠县、长安沿山一带人心惶惶,闻警不敢下地,夜晚露宿于坟场、沟岔避难。
宋村为鄠县东南乡一大村,贼匪未敢轻举妄动。1925年10月,匪徒送来一纸单,开列有皮大衣120件,棉鞋120双,香烟10大箱,大米20石,银元2000块,猪肉300斤,麦面5000斤。“限十天送万华山荫场沟处”(在太平峪内)。总乡约温平礼等即组织加强防务,在各城楼安装劈山炮、大土枪,增设更夫守夜。11月18日晚约半夜时分,突然枪声四起,村民从睡梦中惊醒,知贼匪进村,翻墙、跳坑、钻井、上房,乱作一团。贼匪八九人为一伙,越墙砸门闯入农家,抢劫烧杀一整夜,烧死击毙5人,并拉“票子”60多人。当天进入太平口,翻山越岭,摔死许多驮骡马匹。体弱的“票子”经不起折磨,有的半路上丧生。温房娃有病走不动,被割去一只耳朵,疼得在地上打滚,被狠心的匪徒踢往沟下摔死。
到五郎江口后,开始“比票子”:将“票子”手脚捆绑,轮番抽打,逼着托人拿钱来赎。其中30多人因为家穷,无钱财可赎,匪徒即将他们绑在树上。匪首命王连长(鄠县沈家营人,兵痞、惯匪)把这30多人送回去。王连长拉出宋东的温贵娃,当场枪杀,说如不尽快赎人,温贵娃就是下场。第二天这些人拿上“营部”的路条才往回走。
温平礼与其侄被放回,虽然家里被抢一空,但仍忍痛借债赎人,岂知送钱人一进山口,就被守在那里的匪兵拦劫,其弟温怀礼病饿亡故,被弃尸山野。无钱赎被折磨而死的有温臭臭、王庆娃、石麻子、孙管家、宋群群、刘余娃、唐文娃等十多人。放回家的杨继善、杨德善也送钱到山口被抢劫。后知王连长暗设据点,向“票子”家属催款。杨继善托人走门路把钱送上山,才将气息奄奄的亲人杨维藩、杨述善背回家。杨家前后花钱无数,光借南佳胜(北稻务大财东)家银元200余块。陈希旭家借七老碗大烟土,卖一亩八分水地,第二年五月才把人赎回来。
宋村遭劫后,当局无人过问,群情愤激,村人自愿组成民团,由赵建猷等组织操练。1927年4月,民团进山围剿荫场沟匪窝,贼匪远遁。
(十)民团西安解围 1926年春,直系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围困西安,兵祸殃及鄠县,老百姓苦不堪言。同年9月国民军冯玉祥部 “五原誓师”率军南下。时驻鄠军阀何毓斌(何经纬)先归刘镇华,冯军来后又归附冯军。其时何部参谋薛寿芝(武功人,其弟薛寿云为冯部军官)来宋村,联系民团攻打镇嵩军事宜,村绅贾重英出面组织商定:西、南堡民团留村自卫,中、东堡民团赴长安作战。宁焕为团长,陈希平、南泉为副团长,贾重英为参谋,薛寿芝为顾问。
当年10月初,民团进驻长安窦村,一是牵制城南镇嵩军并借机扰袭;二是阻止南山匪兵与镇嵩军勾结;三是压缩镇嵩军控制的地方,防范其向鄠县东南乡窜扰。驻窦村30多天,进剿山匪三次,并在刘堡东门外杀死下山窜扰的王连长(鄠县沈家营人,抢劫勒索宋村的山匪头目)。第一次与友军联合攻打蒲阳村,团勇提刀执矛抬云梯,强登城墙东南角,未克撤回。第二次围攻子午镇,配合友军攻南门。黎明到城根,敌已逃跑,进城搜索,活捉了十数个病弱俘虏。
10月下旬镇嵩军全线败溃,大部东撤,一部分钻山逃遁。民团追进沣峪,击毙敌人十余名,缴获枪支一马拉轿车,战马24匹,生漆7大桶。战利品被何毓斌部抢拿一空,后经团众代表一再交涉,只拿回两桶生漆,后生漆也不知去向。
(十一)曲子社 20世纪50年代,宋南村曲子艺人的师傅是民国时期的陈克方(人称窝窝)、穆志明、王恒义、王连驹、何占魁等。陈克方等的师傅是民国初年的陈冻冻、何大(音duo)。陈冻冻的师傅是清咸丰年间的石庆庆、何老二等。石、何的师傅是清中期的袁旦。再早无考。以此推算袁旦距今应是200多年前的人。
袁旦,宋村中堡人,家世业农。自幼从村中老艺人弹唱曲子,30岁走遍关中府县,40岁远游川、鄂、豫、皖、京、津等地,与各地曲艺名家交友学艺。由于他走南闯北、博采众长,形成有独特韵味的宋南村曲子。他带回的曲目400多出(传下350出),曲牌300多调(传下150调)。
袁旦组织青年爱好者吹弹诵念,口授心传,形成规约自守的曲子社。200多年传班接代几度兴衰,但当年的曲目和曲牌大部分传了下来。1953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派人采录曲调数十种,后咸阳地区艺术馆也派人来收集曲调。由于宋南村曲子无底本,只是艺人口传心记,许多曲目曲牌因艺人亡故而失传。
据老艺人李嘉琪、陈遇道20世纪80年代末谈:当时能念的曲目40余出,加上小调类也就60余出。曲牌有七十二大调,子调无数。以三弦、笛子为主,配以二胡、板胡等乐器,打击乐有碰铃(俗称碎子)、碟碟、四叶瓦、梆子。
宋南村曲子一般是一人一气念完(约30~40分钟),曲中情节以换调起念相区别,中间无过场,无道白。曲子比眉户调高,相同的曲牌调也不同。村人说“曲子是念呢,眉户是唱呢”,没有“哎嗨嗨……” 的拉声。曲子总是从《越头调》念起,以《越尾调》结束。念曲子单人独奏也可,三五人合班也行。20世纪50年代,每日饭后、傍晚、雨天农闲,宋村到处可听梆子响、笛子鸣声。村人红白喜事更是曲子擅场之处。
村落名人
张 煦
(1822~1895)原籍宁夏灵武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历任陕西、湖南、山西等省巡抚,晚年举家迁居鄠县宋村。
张赞元
(1833~1939)原籍宁夏灵武人,清末赴日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毕业,为同盟会早期会员。历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署秘书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参议等职,随父张煦定居于宋村。
陈焕琏
清光绪元年(1875)举人,曾任明道书院山长,文章、书法名重一时。
陈焕圭
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与兄陈焕琏分别称“陈大焕”“陈二焕”。
宋裕光
(1912~1934)字作云。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小组,组织40多人的游击队,开展打富济贫和抗粮抗捐斗争。中共鄠县党组织遭到破坏,宋裕光等转入长安县活动,12月3日在长安县北强村被捕。1934年9月被国民党鄠县当局杀害。
傅晓民(1928~2008)早年在乾县晓钟社演戏,1954年在宝鸡市人民剧团担任副团长。主演须生,为剧团的台柱子,经常和著名演员崔惠芳搭档,有“宝鸡红”的称号。
#在长安#
-
- 第74军也能称为“虎贲”?滥用抗日部队的代号,那是对历史的不敬
-
2025-10-07 11:55:00
-
- 张小斐:别人红了,一堆黑历史被扒,她红了,都是些心酸的过往
-
2025-10-07 11:52:45
-
- 我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们
-
2025-10-07 11:50:30
-
- 浅析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
2025-10-07 11:48:15
-
- 青岛海军博物馆:探寻海洋强国的历史与荣耀
-
2025-10-07 11:46:00
-
- 渠县“賨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
2025-10-07 11:43:45
-
- 什么是打油诗,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
2025-10-07 05:21:47
-
- 绝对防御:世界足坛“卡家军”历史最强阵容,最难突破的防线
-
2025-10-07 05:19:32
-
- IT历史连载270-美国电脑之IBM电脑30年的那些事-1975年-2005年
-
2025-10-07 05:17:17
-
- 关羽败走麦城的历史事件解析
-
2025-10-04 11:48:41
-
- 5分钟了解百年历史名校——最开始叫大理第一中学的地方
-
2025-10-04 11:46:26
-
- 4本主角穿越秦末的历史小说,赳赳老秦,乾坤再造,重现大秦荣光
-
2025-10-04 11:44:11
-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刺客是谁?
-
2025-10-04 11:41:56
-
-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毛人凤
-
2025-10-04 11:39:41
-
- 军转干部自主择业政策已成为历史,不要再打扰近30万自主择业人
-
2025-10-04 11:37:26
-
- 泰坦尼克号:从浪漫爱情故事到人类历史上的巨大悲剧
-
2025-10-04 11:35:11
-
- 标题:八卦的历史起源
-
2025-10-04 11:32:56
-
- 光武中兴:刘秀——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
2025-10-04 11:30:41
-
- 庞涓:历史的阴影与智慧的光芒
-
2025-10-04 11:28:26
-
- 评价国产的56式半自动半步枪,中国的枪械历史上的经典角色
-
2025-10-04 02: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