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大历史名人
广东省十大历史名人
广东省,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省隔海相望。
宋至道三年(997),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省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明洪武二年(1369),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清初,“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广东省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
那么小编就盘点一下广东省十大历史名人!
一·冼夫人
冼夫人(约513,一说512年 、522年-602年) ,一说名冼英,一般以其封号称谯国夫人,又称高凉郡主 ,高凉郡(今广东茂名)人,俚人(壮族先民分支)首领。中国南北朝至隋朝初年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
冼夫人早年嫁于高凉太守冯宝。二十三岁被推为俚族首领。她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成功使周边各族归服,所管辖的地域东至阳江阳春,西至广西部分,南至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陈永定二年(558年),冼夫人派儿子冯仆朝觐陈武帝,冯仆被授为阳春郡守。后来,冼夫人亲自率军,与陈军共同平定广州刺史欧阳纥叛乱,被册封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其卤簿一如刺史之仪”。陈朝灭亡后,冼夫人被岭南各郡尊奉为“圣母”,保境安民 。后率领族人归附隋朝,相继加封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在当地抑制民族首领和地方豪强割据势力,大力推广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 。仁寿二年(602年),冼夫人去世,隋文帝追谥其为“诚敬夫人”。
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归附梁、陈、隋三代,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隋书》《北史》均为她立传
二·慧能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代高僧,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
据《宋高僧传》等记载,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因听人念《金刚经》,得知是黄梅弘忍处传授,于是在龙朔元年(661年,一说咸亨间[670-674])时,赴黄梅参见弘忍,作“行者”,在碓房舂米。后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上座神秀主张渐悟,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主张顿悟,让人代书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此句按敦煌本《坛经》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得到弘忍赞许,密授法衣,。
因惧人争夺法衣,回到岭南,混迹市间十六年。仪凤元年(676年,一说垂拱年间[685-688]),在南海法性寺遇印宗法师,得以落发,智光律师临坛为授满分戒。第二年回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与神秀在北方倡行的“渐悟”相对,史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武则天和唐中宗曾召慧能入京,均辞。圆寂后,受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
三·高力士
高力士(690年—762年),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今广东省高州市),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孙。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
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
高力士对唐玄宗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又在龙门石窟为唐玄宗造像。 唐肃宗时被流放黔中,宝应元年(762年)三月,他在获赦回京途中得知玄宗驾崩,吐血而死。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四·张九龄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盛唐名相、诗人。
张九龄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后,他迁左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官至中书令。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远见卓识,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在文学方面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五·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 [3] 。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六·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 ),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秀全 ,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福源水村人 ,客家人。
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 ,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 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在政治上,洪秀全完善职官制度,修建王府,确立五军主将;在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四书五经”;在宗教上,他维护拜上帝教的独立性 ,抵制列强的宗教渗透 ;在主权原则上,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侵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洪秀全为太平天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乃至孙中山也自诩“洪秀全第二” 。但洪秀全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和不切实际的纲领以及他后期腐化的生活作风等,都具有负面影响。
七·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八·黄飞鸿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清末民国武术家、中医外科名医、舞狮名家,洪拳大师。
三岁起随父亲学武,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闯荡江湖,卖艺为生。1869年(同治八年),开始随林福成学习 “铁线拳”及 “飞铊”等绝技。1872年(同治十一年),移居广州,在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1874年(同治十三年),被广州三栏行聘为武术教练。约1877年(光绪三年),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1882年(光绪八年),黄飞鸿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1885年,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黄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1886年(光绪十二年),辞去了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1911年(宣统三年)8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25年(民国十四年)4月17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终年69岁。
九·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十·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
- 河南省义马市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
2025-10-07 17:57:41
-
- 康居,从未得到历史重点关注的西域大国之前世今生
-
2025-10-07 12:04:00
-
- 推3本特色历史小说《云穹之龙王觉醒》有浮夸有深度满足你的口味
-
2025-10-07 12:01:45
-
- 探秘罗庄区:一部跨越万年的历史传奇
-
2025-10-07 11:59:30
-
- 高新村脉 | 寻访宋村的历史回声
-
2025-10-07 11:57:15
-
- 第74军也能称为“虎贲”?滥用抗日部队的代号,那是对历史的不敬
-
2025-10-07 11:55:00
-
- 张小斐:别人红了,一堆黑历史被扒,她红了,都是些心酸的过往
-
2025-10-07 11:52:45
-
- 我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们
-
2025-10-07 11:50:30
-
- 浅析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
2025-10-07 11:48:15
-
- 青岛海军博物馆:探寻海洋强国的历史与荣耀
-
2025-10-07 11:46:00
-
- 渠县“賨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
2025-10-07 11:43:45
-
- 什么是打油诗,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
2025-10-07 05:21:47
-
- 绝对防御:世界足坛“卡家军”历史最强阵容,最难突破的防线
-
2025-10-07 05:19:32
-
- IT历史连载270-美国电脑之IBM电脑30年的那些事-1975年-2005年
-
2025-10-07 05:17:17
-
- 关羽败走麦城的历史事件解析
-
2025-10-04 11:48:41
-
- 5分钟了解百年历史名校——最开始叫大理第一中学的地方
-
2025-10-04 11:46:26
-
- 4本主角穿越秦末的历史小说,赳赳老秦,乾坤再造,重现大秦荣光
-
2025-10-04 11:44:11
-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刺客是谁?
-
2025-10-04 11:41:56
-
-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毛人凤
-
2025-10-04 11:39:41
-
- 军转干部自主择业政策已成为历史,不要再打扰近30万自主择业人
-
2025-10-04 1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