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配套设施齐全完善 特色专业适应地方发展 多举措助力就业!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为

2025-08-20 01:08 来源:网络 点击:

配套设施齐全完善 特色专业适应地方发展 多举措助力就业!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为学子未来保驾护航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海工商”)是一所省属民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海南省会海口市国兴大道CBD十分钟步行交通圈内,毗邻海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剧院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配备各类先进的设备设施。今年学校计划在广东、河南、山东等20余个省份招生,计划招生6200余人。(林鸿晖 文/图)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实训室。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 食宿配套设施齐全

海工商是一所省属民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海南明代先贤唐胄创办的养优书院原址——海南四大文化名村之一的海口市攀丹村。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南渡江、西衔美舍河,位于海南自贸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十分钟步行交通圈内,毗邻海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剧院、文化艺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等。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拥有标准的室外运动场和游泳池,以及可容纳2000多人的综合性大礼堂。

海工商后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现有学生宿舍15栋,共计1万多个床位。设有4人间、6人间、8人间等多种房型。宿舍干净整洁,宽敞明亮、配备齐全。寝室内采用上床下桌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学习与休息空间。每间寝室均配有空调、热水器、独立卫生间等设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水电系统采用线上缴费模式,方便快捷。宿舍外部配置了洗衣机和直饮水机,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诸多便利。

近三年来学校引进学生宿舍直饮水系统,每学期定期清洗开展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健康安全。同时学生宿舍护栏全面更换,保障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学校还分别对宿舍建筑外墙修缮处理,适时更新内部的老旧家具、热水器及空调,宿舍内外墙粉刷焕然一新,近几年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

学校目前共有三处食堂。餐食供应种类丰富多样,为满足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口味需求,除了自选餐外还引入了众多地方特色美食。例如深受喜爱的桂林米粉、地道的重庆小火锅、四川干锅,以及美味的广式烧腊等。

教学设备设施先进齐全 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海工商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拥有各类校内实训(实验)室共计121间,其中包括专业实验室、技能实训室、综合实训室等。实训(实验)室种类丰富,涵盖了信息、经济、学前教育、电子、化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其中,一批特色实训(实验)室如医检虚拟仿真实训室、基础护理实训室、现代教育实训室、微格教室、移动创新/5G实训室、智能控制实训室等,先进、齐全、完备的设备设施,紧密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和实践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建立起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海工商图书馆负责人指出,学校图书馆自2011年成立以来,经过不断建设,已成为一座拥有丰富馆藏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舍面积近2.5万平方米,四层建筑内设有总服务台、期刊阅览区、普通图书阅览区、过刊阅览区以及视频演播厅等区域,为学生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便捷周到的服务。

学校图书馆开发启用先进的“藏、借、阅、习”一体化管理模式,无线网络覆盖全馆,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无缝链接和一站式服务。目前,馆内拥有纸质图书80万余册,现刊380种,报纸32种,同时学校投入资金购买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和超星电子图书135万册等数字资源,可满足师生各种阅读需求。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共享海南省科研数字图书馆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加广泛的知识获取途径。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海工商教务处负责人介绍,学校办学面向市场,形成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具有鲜明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群。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和交通工程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同时,学校坚持“师生为本,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优校”的办学理念,以“养优”文化为校训,着力培养优秀之品德、优容之胸怀、优良之习惯、优异之学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区位和办学体制机制优势,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目前学校共设有大数据与会计、学前教育、工程造价、新能源汽车技术、护理、大数据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等37个专业,其中校企合作共建专业15个,国控专业1个。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24年学校新增设三个专业: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三个专业。这些新增专业,均紧密结合海南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际,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此外,学校重点打造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群多群协同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智力支撑。以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基础,着力打造“医学卫生健康专业群”,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需求,落实“大健康”理念,同时关注“海南银发产业”,设立“老年照护”1+X证书试点项目,并在相关专业中开设老年服务管理等课程。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着力打造教育专业群,充分发挥专业群内各专业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通过学校、企业、社区等多方互动合作,拓展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途径。

以赛促教助成长 以赛促学强技能

海工商教务处负责人指出,为进一步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文体比赛等项目,学校采取“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模式,提供场地、设施设备供学生训练、备赛使用,委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以点带面,通过备赛、参赛、赛后总结等环节,鼓励更多学生广泛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近年来,学校学子在大学生艺术展演、省级体育赛事上均取得优异成绩,比如:在第八届海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学校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

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学校对技能类竞赛的投入逐年增加,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设有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及省内各类技能竞赛,根据比赛规模、难度和影响力等因素,设置不同等级的赛事奖金和备赛经费等,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担任竞赛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比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实训基地、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

近三年来,学校在全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斩获近90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86项。结合竞赛内容和行业需求,学校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整合。同时通过技能竞赛反馈,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

“三个早”助力助益毕业生毕业和就业

海工商就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慎终如始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以来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作一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

该负责人表示,就业工作提早谋划,学校提出“三个早”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三个早”即“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

“早谋划”:学校党委在每年9月份开学后即研究部署第二年的毕业、就业、大学生创业工作,精准研判就业形势,提早制定就业方案;“早部署”:将就业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全面部署和推进就业工作;“早落实”:从新生入学开始,就业指导即列入新生入学教育,要求学生提前充分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根据就业情况实行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业工作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是采取“十个一”的工作措施。一是强化“一把手”工程。二是精准推送一批岗位信息。三是扎实开展一系列就业育人主题活动。四是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活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五是组织一系列招聘服务活动。六是做好困难群体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七是抓好实习指导“最后一公里”。八是开展就业跟踪和核查。九是开展创业服务,助力毕业生创业工作。十是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