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声屏障设计规范(声屏障设计需要什么资质)

2025-08-23 23:44 来源:网络 点击:

声屏障设计规范(声屏障设计需要什么资质)

声屏障设计规范。这些标准的制定,对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水平,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行环境。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自2021年8月1日起,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实行免费乘坐。

声屏障设计规范(声屏障设计需要什么资质)-第1张图片-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第四章

隔声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1条 隔声设计适用于可将噪声控制在局部空间范围内的场合。

对声源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罩的结构型式;对接收者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

间(室)的结构型式;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墙与隔声屏障(或利用

路堑、土堤、房屋建筑等)的结构型式。必要时也可同时采用上述几种结构型式。

第4.1.2条 对于车间内独立的强噪声源,应按操作、维修及通风冷却的要求,采

用相应型式的隔声罩,如固定密封型隔声罩、活动密封型隔声罩,以及局部开敞式隔声罩等。

隔声罩降噪量的设计,可按表4.1.1规定的范围选取。

隔声罩的降噪量 表4.1.1

隔声罩结构形式 A声级降噪量(dB)

固定密封型

活动密封型

局部开敞型

带有通风散热消声器的隔声罩

30-40

15-30

10-20

15-25

第4.1.3条 当不宜对声源作隔声处理,而又允许操作管理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

附近时,隔声设计应采取控制、监督、观察、休息用的隔声间(室)。隔声间(室)的设计

降噪量,可在20~50dB的范围内选取。

第4.1.4条 对于工人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

产工艺孔洞的隔墙,将车间在平面上划分为几个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隔声屏障的设计降噪

量,可在10~20dB范围内选取;对高频声源,隔声屏的设计降噪量可选取较高值。

5

第4.1.5条 在可能条件下,车间的隔声处理也可在竖向上划分不同强度的噪声区

域。对于带有较强振动的强噪声源,宜设置地面层上开有生产工艺孔洞的地下室。

第4.1.6条 对于组合隔声构件,墙、楼板、门窗等的隔声量设计,宜符合下列公

式的要求:

i i S1τ 1 = S2τ 2 = LL = S τ (4.1.6)

式中: i S1、S2 LLS ——各分构件的面积(m2 );

i τ 1、τ 2 LLτ ——各分构件的透射系数。

第4.1.7条 进行隔声设计,必须注意孔洞与缝隙的漏声。对于构件的拼装节点、

电缆孔、管道的通过部位以及一切施工上容易忽略的隐蔽声通道,应作密封或消声处理,并

给出施工说明和详细大样图。

第二节 隔声设计程序和 ***

第4.2.1条 隔声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由声源特性和受声点的声学环境估算受声点的各倍频带声压级;

二、确定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

三、计算各倍频带的需要隔声量;

四、选择适当的隔声结构与构件。

第4.2.2条 对于室内只有一个声源的情形,估算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应首

先查找、估算或测量声源125~4000Hz六个倍频带的功率级,然后根据声源特性和

声学环境,按下式进行计算:公式

] 4

4

10lg[ 2

r

p W r R

L = L + Q +

π

(4.2.2-1)

式中: P L ---- 受声点各倍频带声压级(dB)

w L ---- 声源各倍频带功率级(dB)

Q---- 声源指向性因数。当声源位于室内几何中心时,Q=1;当声源位于室

内地面中心或某墙面中心时,Q=2;当声源位于室内某一边线中点时,Q=4;当声源位于

室内某一角落时,Q=8;

r ---- 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r R ----- 声学环境的房间常数(m2 )

房间常数Rγ,应按下式计算:公式

a

A

a

R Sa r −

=

=

1 1

(4.2.2-2)

式中: S ----房间的总表面积(m2 )

a ----房间内各倍频带的平均吸声系数;

6

A ----房间内各倍频带的总吸声量(m2 )

对于多声源情况,可分别求出各声源在受声点产生的声压级,然后按声压级的合成法则

计算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

第4.2.3条 受声点125~4000Hz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应根据本规范

第二章对不同地点所规定的噪声限制值,按附表2.1确定。

第4.2.4条 各倍频带需要隔声量的计算,应按下式进行:

= − + 5 p pa R L L (4.2.3)

式中: R ——各倍频带的需要隔声量(dB);

P L ——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dB);

pa L ——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dB)。

第4.2.5条 隔声结构与隔声构件的确定,应能满足各频带需要隔声量的要求。

第4.2.6条 隔声罩或隔声间(室)的结构设计,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各倍频

带的插入损失,应满足需要隔声量的要求,其值可按下式计算:

10lg( 0 )

0 S

R

D = R + (4.2.6)

式中:D——各倍频带的插入损失(dB);

0 R ——隔声构件各频带的固有隔声量(dB);

S——隔声构件的透声面积(m2 )。

第三节 隔声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第4.3.1条 隔声结构的设计,应首先收集隔声构件固有隔声量的实测数据。 单层

均质构件(墙与楼板)的固有隔声量,可按质量定律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选用单层隔声

构件,应防止吻合效应的影响。需要以较轻重量获得较高隔声量(如超过30dB)时,隔

声结构可选用复合结构。

第4.3.2条 双层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隔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宜设计在50Hz以下;空气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

二、吻合频率不宜出现在中频段。双层结构各层的厚度不宜相同,或采用不同刚度,或

加阻尼。

三、双层间的连接,应避免出现声桥。双层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双层结构与基础之间,

宜彼此完全脱开。

四、双层结构间宜填充多孔吸声材料。此时的平均隔声量可按增加5dB进行估算。

第4.3.3条 设计与选用隔声门窗,必须防止缝隙漏声,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门扇和窗扇的隔声性能应与缝隙处理的严密性相适应。

7

二、门扇构造宜选用填充多孔材料(如矿棉、玻璃棉等)的夹层结构。多层复合结构的

分层,不宜过多。门扇不宜过重,面密度宜控制在60kg/m2 以内。

三、门缝宜采用斜企口密封;使用压紧密封条时,密封条必须柔软而富于弹性。企口道

数不应超过两道,并应有压紧装置。

四、隔声窗的层数,可根据需要的隔声量确定。通常可选用单层或双层。需要隔声量超

过25dB而又没有开启要求时,可采用双层固定密封窗,并在两层间的边框上敷设吸声材

料。特殊情况下(如需要隔声量超过40dB时),可采用三层。

五、需要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设计,可采用设置有两道门的声闸。声闸的内壁面,应

具有较高的吸声性能。两道门宜错开布置。

第4.3.4条 隔声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有大量自动化与各种测量仪表的中心控制室,或高噪声设备试车车间的试验控制室,

宜采用以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的高性能隔声室。必要时,墙体与屋盖可采用双层结构,

门窗等隔声构件宜采用带双道隔声门的门斗与多层隔声窗。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有良好的吸

声设计。

二、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公式

τ

R = 10lg 1 (4.3.4-1)

= Σ Σ i i i τ S τ / S (4.3..4-2)

式中: R ----- 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dB);

τ ---- 隔声室的平均透射系数。

三、为高噪声车间工人设置临时休息用的活动隔声间,体积不宜超过14m3 ,以便必

要时移动。其围护结构宜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薄板的双层轻结构。通风设备可采用带简易消声

器的排风扇。

第4.3.5条 隔声罩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隔声罩宜采用带有阻尼的、厚度为0.5~2mm的钢板或铝板 *** ;阻尼层厚度

不得小于金属板厚的1~3倍。

二、隔声罩内壁面与机械设备间应留有较大的空间,通常应留设备所占空间的1/3以

上。各内壁面与设备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100mm。

三、罩的内侧面,必须敷设吸声层,吸声材料应有较好的护面层。

四、罩内所有焊接缝与拼缝,应避免漏声;罩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应注意密封和固体声

的隔离。

五、设备的控制与计量开关,宜引到罩外进行操作,并设监视设备运行的观察窗。所有

的通风、排烟以及生产工艺开口,均应设有消声器,其消声量应与隔声罩的隔声量相当。

8

第4.3.6条 隔声屏障的设置,应靠近声源或接收者。室内设置隔声屏时,应在接

收者附近做有效的吸声处理。

噪音测试距离多少标准?

要根据噪声源特性、周围环境特征、等确定。

如: 厂(场)界噪声测量:厂(场)界外1米,1.2米高; 噪声敏感建筑物受声测量:户外(一般为窗)1米;高1.2米 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噪声源距离小于1米的: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窗1.5米,具墙体等1米 有围墙的:要高于围墙0.5米 交通噪声:交通线两侧声环境敏感区测量点据公路路肩200米;声屏障降噪效果测量----屏后中部10 、20米及敏感度户外1米处设测点,屏外同等距离平行位置设对照测点. 代表路段交通噪声----距路肩60米24小时连续测量;公路噪声衰减测量:据路肩20、40 60、80、120米分别布设测点 大气测量: (粉尘的无组织排放),一般为取距离厂(场)界500米、大气环境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点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一、环境噪音按照功能可分为五类: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二、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a)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 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 1 m 处,距地面高度 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 1.5 m 处,距地面 1.2 m~1.5 m 高

隔音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了两个标准“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 *** ”(WH01-93)、“歌舞厅照明及光污染限定标准”(WH0201-94)。作为歌舞厅人分级等管理的强制性法规,并据此对歌舞厅进行测定验收。在今后两年中将对已有的歌舞厅进行逐步改造以达到该两标准的要求。另外,“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标准”(GB3096-82)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也规定了歌舞厅的噪声允许水平。因此,对于歌舞厅的空间环境作了规范性的规定,而且前大多数的歌舞厅的实际效果表明离上述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不仅影响使用效果,更将影响营业管理、组织效益。广州涤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你能考虑进去,你算是开山鼻祖啦!呵呵!

国家也没有任何相关规范。

什么是高速公路声屏障?什么时候就有人应用声屏障?

1. 高速公路两侧是否设置声屏障,是按照路段两边是否有居民区、百姓的村庄这两种情况来定,主要是为了防止扰民,让附近居民有一个健康的声环境。

二、设置的要求:

3. 如果高速公路两边有非常容易分散司机、驾驶员注意力的景象和场所等,也会设置声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