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全世界拍卖最贵的十大名画之《杰作》

2025-08-20 13:36 来源:网络 点击:

全世界拍卖最贵的十大名画之《杰作》

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画家,他们一生留下很多珍贵的名国但是历史留名的却不多,而世界闻名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对于世界上著名的名画,可是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看看惊世骇俗的世界级名画到底有多贵?

第十名《杰作》(1.65亿美元)

一个多亿的拍卖价,是平常人几辈子都挣不到的数目,况且还是刀乐。而当我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甚至会以为这和一张漫画没有区别。当真是极富争议性的一幅画。

杰作

《杰作》(Masterpiece)是罗伊•利希滕斯坦( Roy Lichtenstein)作于1962年的一幅流行艺术画,也是利希滕斯坦的代表作:漫画式的人物、模仿机器印刷带点肌理效果。这幅画常被看做是画家对自己职业生涯调侃式的隐喻。。利希滕斯坦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李奇登斯坦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画和广告风格结合的绘画,借用当时大众文化与媒体的意多,李奇登斯坦用标志性色调和标志性大园点的手法来表现“美国人的生活暂学”,李奇登斯坦管经说: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亡变得不朽,这两香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軍要

罗伊·利希滕斯坦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美国画家,波普艺术大师。利希滕斯坦1923年出生于纽约,在读高中时,他就开始在家学习素描和油画。1939年(16岁)高中毕业后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绘画,1949年(26岁)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攻读美术系硕士研究生学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军服兵役,1951年(28岁)回到母校担任教师直至1957年(34岁)。1960年(37岁)他赴新泽西州立拉特格斯大学执教。利希滕斯坦在年轻时学习风景画,后来热衷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研究。60年代初罗伊·利希滕斯坦以取材自美国漫画及广告的内容用于波普艺术的创作,这令他几乎是一夜成名。70年代以印刷网点的“点式”画风更多运用在其他题材创作中。随后,罗伊·利希滕斯坦的艺术生涯平步青云,成为美国二十世纪艺坛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创造了与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的写实的波普艺术绘画风格,其作品被广泛收藏并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他用标志性色调和大圆点(Benday dots)完美的传递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

罗伊·利希滕斯坦,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作为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利希滕斯坦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画和广告风格结合的绘画,借用当时大众文化与媒体的意象,利希滕斯坦用标志性色调和标志性大圆点(Benday dots)的手法来表现「 美国人的生活哲学 」。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凭借鲜艳夺目的色彩和标志性的漫画图像而闻名,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和创新性的艺术家之一以及波普艺术的杰出贡献者。然而自踏入艺术界起,他就因“模仿式创作”而备受争议。当时的媒体嘲讽他是“美国最糟糕的艺术家”;评论家也不认可他的艺术家身份。

罗伊·利希滕斯坦《吻》,1964年

利希滕斯坦在1963年开始大量地模仿其他人的作品,从广告到漫画,从市井小民的习作到艺术大师的名作,他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我的那些带有明显模仿痕迹的作品,都是我真正仰慕的佳作。

《哭泣的女孩》(1964)丨成交价 13,381,000美元

罗伊·利希滕斯研究手稿,1964

漫画原作,Secret Hearts #88 (s),1963

70年代,他开始以印刷网点的“点式”画风进行创作,确立了与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相对写实的波普艺术绘画风格。利希滕斯坦用标志性色调和标志性大圆点(Benday dots)的手法来表现“美国人的生活哲学”。

利希滕斯坦的做法饱受争议,有评论家公开质疑“利希滕斯坦就是个抄袭狂!”1964年的《纽约时报》将罗伊·利希滕斯坦评为“美国最差劲的画家”。利希滕斯坦解释说:“我在创作时都会尽量还原。我并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改写,我让我的作品跟原画几乎一样,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他们结合在一起。”

如果说安迪·沃霍尔的创作最终被他所揭示的消费社会图像生产方式所熔解,罗伊·利希滕斯坦则更像一个寄身于波普艺术这一所谓美国新艺术运动中的——隐秘的古典主义者( Closet Classicist )。他始终专注于绘画本身;他感兴趣的是由艺术家所开创的笔触、原型和观念,在绘画艺术中如何反抗那些束缚着它们的“刻板模式”,又如何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新的“刻板模式”。

对于罗伊·利希滕斯坦而言,波普艺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抗,一如后者对抽象主义的反抗;漫画中那种对视觉经验进行有效控制的组织(Organization)和合成(Composition)方式,与古典艺术中对人类和自然的超人化、完美化的重复塑造有着近似的抽象手法。或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世代的艺术家都必然从当时处境重新思考那个恒久的谜题:艺术是什么?

《护士》丨成交价 95,365,000美元

“系统的感知,就是艺术的一切。”利希滕斯坦说:“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

《戒指(订婚)》丨成交价 41,690,000美元

利希滕斯坦作品的售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能够轻松的达到上百万,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2000年之后,他的作品迅速飙升,以数据来看:2002年超过500万美元,2005年超过1000万美元,2012年超过4000万美元,从百万到千万(以美元为单位)的跨越仅仅只是数年,在2012年的最佳拍卖排行榜上利希滕斯坦的排名甚至赶超印象派艺术家莫奈,他的作品《Sleeping girl》创下了4000万美元的纪录,高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系列作品之一莫奈的《Nymphéas》(创作于1905年,售价约为3900万美元,2012年11月5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成为了波普艺术最昂贵的作品之一。

波普艺术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主要发生于英国和美国的一个艺术运动。而波普艺术一词最早的出现是在1952—1955年间的英国,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的一批青年艺术家在一次讨论会上首创。他们最初给波普艺术界定的特征是:广大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系统的感知,就是艺术的一切。”这句话是美国波普艺术家利希滕斯坦在艺术实践创作后的理论总结。意思是说艺术家凭借自己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意识到艺术潜能的存在,最后经过“移置”创作出新的作品。这句话蕴含着波普艺术内涵的同时,也是我们理解利希滕斯坦艺术作品精神的一个切入点。

未经二战洗礼的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艺术创作上出现了很大的繁荣,西方文化的重点从二战前的法国巴黎转向了美国纽约。历史证明了这一切,美国的艺术在二战后蓬勃发展,有很多新的艺术思潮涌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波普艺术运动。美国的波普艺术家关注社会民生,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出发,他们不仅关注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而且关注美国社会工业化出现的丑恶现象。他们感知到的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平淡的,觉得都只是城市生活中的风景线。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挪用”这些元素来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知识点: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据知最早由英国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于1956年所提出,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其艺术主张是让“艺术流行起来(Make art popular!)”。
波普艺术是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一种艺术运动。所以,波普艺术家们试图推翻当时流行的抽象艺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
波普艺术不仅仅是一场艺术运动,其社会影响也十分广泛。有评论家认为,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是波普艺术的精神核心嬉皮笑脸,放荡不羁的创作态度,使它成为20世纪60年代西方反文化浪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波普艺术还以年轻、流行、转瞬即逝、诙谐风趣、性感、恶搞、魅惑等特质,深刻影响了时尚设计。后面我们会介绍深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几个知名的时尚设计大师。

谢谢您的点赞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