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生活 > 正文

​“防骗指南”:八种常见骗术

2025-10-09 08:19 来源:网络 点击:

“防骗指南”:八种常见骗术

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发生多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虽然案发缘由千奇百怪,但是受害人都没有特别警惕,以至于破财。

实际上,许多骗术没有技术含量,甚至有些小儿科,只要你多问问身边的人或直接拨打110,就能让骗子无从下手。今天,本报和警方一起,盘点近期我市发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制作这份“防骗指南”,帮你识破骗子的诡计。

公安查案子白送对方钱

1月18日,新居民罗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北京市公安局民警,说罗某卷入一起诈骗案件,要求他配合调查,并称他的银行卡已被警方冻结。罗某半信半疑,按对方指示操作ATM机,试着向他人转账。当罗某转账18110元后,对方挂断了电话。

警方提醒:政法部门在办案过程中,不可能在电话里要求当事人进行银行转账,也不会让当事人将存款汇到所谓的指定安全账户。

领环保补贴付出七千元

新居民黎某名下有一辆货车。1月13日,黎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环保局人员,说黎某可以领取7200元的环保补贴,不过领取时间将要过期,催他立即领取。此后,黎某接受对方的指导,使用ATM机进行转账,向别人转出了7000元,所谓的补贴未得到。

警方提醒:收到关于补贴、退税等信息后,切勿盲目相信,可咨询相关部门或售车专营店是否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万万不可直接使用ATM机进行转账。

拨陌生电话惹来假客服

1月19日中午,湖北人曾某将火车票退票(在某票务网站操作),但被扣了56元手续费。曾某想向网站客服投诉,后通过网页搜索找到了号码为“4006611801”的投诉电话。曾某致电反映扣费一事,对方承诺会把手续费退回,并要求曾某去银行。曾某到达后,遵循对方提示操作ATM机,结果银行卡被转出10392元,发觉被骗。

警方提醒:网上有许多冒充票务网站的虚假电话,当订票者拨打此类号码后,伪装成客服的骗子会以退款、转账等为由实施诈骗。订票者应拨打正规票务网站内显示的官方电话。

上司索礼金有人中圈套

1月18日,市民王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询问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王某听口音后,误以为对方是上司。在电话里,对方邀请王某当天下午见面。之后,对方又来电,称正在接待客人,让王某准备3万元礼金。当王某把钱汇入陌生银行账号后,他向上司求证,才知被骗。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情况,不要光听口音就轻易相信对方,以免给骗子机会。同时,可通过其他途径与上司联络,进行核实,辨别真伪。

银行发短信积分换现金

1月13日,经营商店的市民柴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发送号码为某银行官方号码。信息显示,柴女士的银行账户积分可兑换现金,并附有兑换积分的网络链接。柴女士点击后,在网页里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结果她的银行卡被盗4900余元。

警方提醒:骗子利用非法设备向公众发送虚假短信,以手机欠费、积分兑换等为由,诈骗钱财。市民收到此类短信后,可向相应的通讯商、银行确认,防止受骗。

网店发链接藏着坏心思

1月13日,有人自称网店店主,向市民胡小姐拨去电话。电话里,此人称胡小姐网购的衣服因故无法发货,需办理退款,并要求她添加一个陌生QQ号。之后,此人向胡小姐发送了一条用于退款的网络链接,胡小姐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后发现卡内2450元被盗。

警方提醒:网店店主发来的网络链接、文件慎点击、慎接收。上网期间勿随意打开不明邮件、网址,要安装杀毒软件,保证电脑安全。

帮人刷信誉自己反失财

1月16日,市民吴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代刷网店信誉值的广告,想着能赚点小钱,便与对方的QQ取得联系,对方让吴女士填写了一张电子申请表。吴女士觉得对方手续正规,就按对方要求网购了5件衣服,支出7000元,可本金和佣金许久未到账,她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醒:骗子抓住事主爱上网又急于赚钱的心理特征,以提供刷单业务为名,要求事主购买商品,进而骗取事主的购物款。建议市民们不要轻信此类广告,避而远之。

升信用额度一万元没了

近日,市民章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她的银行卡可提升信用额度,短信里有联系电话。章女士因生意需要,遂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自称银行人员,示意章女士发来银行卡的消费记录。章女士信以为真,将银行的验证码转发。最终,她的银行卡被盗1万多元。

警方提醒:为银行卡提升信用额度,应致电正规银行或直接前往银行咨询,而不是听信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此类短信多由骗子编辑,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