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社会 > 正文

​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的湖泊:巴尔喀什湖

2025-11-11 06:53 来源:网络 点击:

哈萨克斯坦面积最大的湖泊:巴尔喀什湖

哈萨克斯坦,全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交界处,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

哈萨克斯坦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国接壤,西部濒临里海,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伊朗隔海相望。

哈萨克斯坦地形多样,从低地到高山都有,西部和西南部地势较低,包括里海沿岸的低地,东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等。

哈萨克斯坦有众多河流,包括锡尔河、乌拉尔河、楚河等,多数为内流河。

哈萨克斯坦拥有许多湖泊,包括巴尔喀什湖、阿拉湖、伊塞克湖等,其中巴尔喀什湖是世界著名的湖泊之一,也是哈萨克斯坦境内面积最大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一个内流湖。这个湖泊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约605公里,南北宽约6至74公里,总面积约为1.83万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42米。

巴尔喀什湖的地理特征非常独特,它的西半部和东半部的水质差异显著,西半部是淡水,而东半部则是咸水。这种“一湖两水”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

西半部的湖水主要来源于发源于中国新疆的伊犁河,该河流的水量较大,为巴尔喀什湖提供了75%至80%的入湖水量,使得西半部的平均含盐量仅有1.48‰。相比之下,东半部由于缺少河流的注入,加之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巨大,导致湖水的含盐量增加至10.42‰。

湖泊的北岸是著名的铜矿带,炼铜工业发达,并且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的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巴尔喀什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

巴尔喀什湖的流域面积为41.3万平方公里,其中85%的流域面积在哈萨克斯坦。流域内地形复杂,从东南的高山到西北的低地,包括了高山冰川带、亚高山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带、绿洲、盐碱地和沙漠、湖泊和沼泽。

巴尔喀什湖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湖泊在11月底到4月初会结冰。湖泊的渔业资源丰富,被誉为“垂钓者的天堂”,对于当地的旅游业和渔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历史上,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地区曾是中国西北边境的天然分割线,也是多个民族活动的地区。16世纪初,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属哈萨克汗国统治。18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入侵哈萨克草原和原属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19世纪中叶,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大片领土占为己有。

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具有明显的丰枯交替特征。在1810年至2006年间,湖泊经历了四次丰枯周期。1970年到1987年间,由于卡普恰盖水库的建设,湖水位显著下降,接近历史最低水位。1987年以后,水位开始上升,200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位。根据分析,巴尔喀什湖水情目前正值相对稳定的丰水周期。

巴尔喀什湖的生态环境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经历了一次生态危机,主要由于Kapchagay水库的建设导致湖水位显著下降和盐度升高,这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从2900年前开始,巴尔喀什湖的水位相对较高,盐度较低,但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湖泊中建立了缺氧条件,这可能与湖水位下降和富含有机物的沿海沉积物重新分布到湖中更深的地方有关。

1991年苏联解体后,巴尔喀什湖成为哈萨克斯坦的领土。湖泊流域面积为41.3万平方千米,其中85%的流域面积在哈萨克斯坦,包括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卡拉干达州、东哈萨克斯坦州等地区。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为5.8177万平方千米,主要位于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巴尔喀什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尤其是铜矿开采和炼铜工业。湖泊的渔业资源丰富,对当地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农牧业灌溉,湖泊的水位和水质曾遭受严重影响,导致生态问题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