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23年前,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时刻

2025-11-10 06:49 来源:网络 点击:

23年前,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时刻

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手中的击槌轻落,一个历史性的决定被正式通过——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对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中国曾是GATT的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一度失去了这一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GATT之间的正式关系长期中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开始酝酿、准备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事宜。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关贸总协定递交了恢复缔约国地位的申请。此后,中国以积极、认真、合作和务实的态度参加并推动复关谈判。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并取代了关贸总协定。同年,中国决定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并根据要求与世贸组织的37个成员开始了双边谈判。

中国的入世谈判过程充满了曲折与挑战。从1997年5月与匈牙利最先达成协议,到2001年9月13日与最后一个谈判对手墨西哥达成协议,中国与各个世贸组织成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双边谈判。其中,中美谈判和中欧谈判尤为引人注目。

中美谈判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双方进行了25轮的艰苦谈判。1999年11月,经过六天六夜的艰难谈判,中美双方最终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签署了双边协议,为谈判的最终成功铺平了道路。次年5月18日,中欧谈判也正式达成双边协议。

在这期间,中国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样世贸组织也需要中国;二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

2001年11月9日下午,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多哈开幕,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会议。迈克尔·穆尔总干事特别指出,本次会议的一个历史性事件是接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1月10日18时15分,在多哈喜来登酒店萨尔瓦会议大厅,中国代表团成员全部就座,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贸组织会议中坐到第一排的位置。18时39分,卡迈勒宣布本次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并敲响木槌。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原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走上讲台发言,表示中国为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11月11日晚,石广生部长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并向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递交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根据规定,递交批准书30日后,即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的重要举措,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开始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中国放开外贸经营权,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金融、商业、电信等服务业开放不断扩大。到2005年,中国关税总水平下降到10.1%,远低于入世前的15.3%。

二是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中国相继颁布了30多个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规章,涵盖了金融、分销、物流、旅游、建筑等几十个领域,基本完善了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法律体系。外资引进规模不断扩大,并向结构优化转化,外商投资的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推动法律体系建设和司法体系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其原则和所做出的承诺,对相关的法律规章进行了调整。从1999年至2005年,中国政府制订、修订、废止了2000多项法律规章,建立起了符合规则的法律体系。

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展现了大国担当,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性时刻,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