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百科 > 历史 > 正文

​中国历史上由业余皇帝到职业高僧的宋恭帝

2025-10-02 14:12 来源:网络 点击:

中国历史上由业余皇帝到职业高僧的宋恭帝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令人无奈的宿命。比如说,一不小心,拥有错位的人生。把这种错位的无奈,演绎到极致的,莫过于皇帝。李煜,在政治上作为不大,但在诗词领域,是个绝对王者。

,是个执掌皇权的败家子,但也是个天才小画家。朱由校,当皇帝很平庸,当木匠却有神通。其实,除了这几位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之外,还有一位错位的典型﹣﹣宋恭帝赵恳。

当皇帝当得很憋屈,但当僧人却很有造诣。宋恭帝命不好,虽然是生在帝王家,却偏偏落到了王朝的末期。

1274年,赵悬的爸爸宋度宗因为过度纵欲,沉迷酒色,飘飘然离世。年仅4岁的赵悬没有经过任何争抢,就顺利即位,当上了皇帝。没办法,这就是命。

可一个4岁的孩子如何能治理国家,担得起帝王的责任?不要紧,年幼正是他最大的"优势"。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他一定听话。因此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实际权力的掌控者,是奸臣贾似道,这个人也正是赵恳的扶持者。王朝本就风雨飘摇,再加上奸臣当道,结局肯定是好不了。

震荡的时代里,王权不再牢固,王座也不再稳定。蒙古大军的铁蹄一路飞奔,很快就占据中国的北半部,襄阳和樊城也很快被攻陷,成为了他们南下的要道。

元军一路强攻,宋军节节败退。宋的灭亡,已成定局。贾似道作为宋王朝最后的希望,只能硬着头皮率领军队与元军对战,迎来的是理所应当的败局。由此,贾似道成了罪人,谢太皇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呼声,不得不杀死他。但在势不可当的大势面前,这点挣扎,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该来的总会来的。

南宋德佑二年(1276),元朝大军直逼临安城下,准备灭亡大宋。但大宋的皇室,仍旧沉睡在梦中,还在想着用怎样的求和方式来平息这场战争。结果可想而知,元军拒绝了。明明已经唾手可得的一切,为什么还要去和人讨价还价?很明显,宋王朝已经失去了谈判权。最终,太皇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了,并以小皇帝的名义向元军送上了降书。言辞谦卑,话说得好听,但全然没了皇室威严。

"宋朝奸臣误国,天数已尽,元朝国运兴旺,我愿率百官称臣降服于大元。今谨奉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献给大元圣朝,祈求元朝可怜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至断绝,使赵氏子孙以后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够安享天日。如果这样,那么元朝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日日思报。"就这样,5岁的赵悬,在充满童真的年纪,成为了败君、降君、亡国之君。可这一切,都是命运,是他无从选择的。投降之后,宋恭帝对于元朝而言,尚有价值。所以,他继续做傀儡。从前是做大宋掌权者的傀儡,如今是做元朝统治者的傀儡。

当时,虽然宋恭帝投降,但是宋朝的残余势力尚存。宋恭帝同父异母的兄弟赵是被拥立为新皇帝,并仍与元朝进行着激烈的抗争。在元朝做傀儡的日子并不好过,宋恭帝赵悬处处谨小慎微,忍受了不少屈辱。后来,1282年的时候,忽必烈又下诏,让他迁去了上都,那是偏僻的蒙古腹地。6年后,忽必烈又将他发往了西藏。从此以后,汉文的史籍上,也就再无他的姓名。

入藏后,赵悬开始学习藏文、佛家典籍。在19岁时,斩断红尘,出家做了僧人,法号"合尊"。后来,又做了萨迦大寺的住持,成为一代高僧。

在俗世里,他没机会做一个好皇帝,当了十几年的傀儡,尝尽了人世的悲苦。而遁入空门后,他走入了一个辽阔的世界,畅游于佛法的奥义之中,得到了解脱,也找到了自己。因为他潜心学习,在佛学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并且,将很多汉文的佛家经典,翻译成藏文,也大大促进了佛家文化的发展。

《佛祖历代通载》:"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据称,赵悬因为在诗文中表达了对南宋故土的怀念,讽刺元朝无道,而被元朝皇帝知晓后赐死。也许,对这个生于帝王家的僧人来说,他可以放下世俗,放下欲望。但是,对南宋的牵挂,是他永远都无法斩断的根。为了控制政权,元世祖忽必烈安置了宋恭帝。同时封他为瀛国公,还把公主许配给他,让他住在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把他变成亲戚,变成自己人,这样就可以以他作幌子,顺理成章地招揽尚未归顺的宋朝余部。